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备急千金要方序 北宋 · 林亿
 出处:全宋文卷九三三
昔神农遍尝百药,以辨五苦六辛之味,逮伊挚而汤液之剂备;
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
虽大圣人有意于拯民之瘼,必待贤明博通之臣或为之先,或为之后,然后圣人之所为得行于永久也。
医家之务,经是二圣二贤,而能事毕矣。
后之留意于方术者,茍知药而不知灸,未足以尽治疗之体;
知灸而不知针,未足以极表里之变。
如能兼是圣贤之蕴者,其名医之良乎!
有唐真人孙思邈者乃其人也。
以上智之材,抱康时之志,当太宗治平之际,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
以谓上医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
而乃祖述农、黄之旨,发明岐、挚之学,经掇扁鹊之难,方采仓公之禁。
仲景黄素,元化绿帙,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三部陶隐居之百一,自馀郭玉、范汪、僧垣、阮炳,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
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成书一部,总三十卷,目录一通。
脏腑之论,针艾之法,脉證之辨,食治之宜,始妇人而次婴孺,先脚气而后中风,伤寒、痈疽,消渴、水肿,七窍之痾,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验,四种兼包。
厚德过于千金,遗法传于百代,使二圣二贤之美不坠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阶近而至远,上识于三皇之奥者,孙真人善述之功也。
然以俗尚险怪,我道纯正,不述刳腹易心之异;
世务径省,我书浩博,不可道听涂说而知。
是以学寡其人,寖以纷靡;
贤不继世,简编断缺。
不知者以异端见黜,好之者以阙疑辍功。
恭惟我朝以好生为德,以广爱为仁,乃诏儒臣,正是坠学。
臣等术谢多通,职专典校,于是请内府秘书,探道藏之别录,公私众本,搜访几遍,得以正其讹谬,补其遗佚。
文之重复者削之,事之不伦者缉之。
编次类聚,期月功至。
纲领虽有所立,文义犹或疑阻,是用端本以正末。
如《素问》、《九墟》、《灵枢》《、甲乙》、《太素》、巢《源》,诸家本草、前古脉书、《金匮玉函》、《肘后备急》、谢士秦《删繁方》、刘涓子《鬼遗论》之类,事关所出,无不研核。
尚有所阙,而又溯流以讨源,如《五鉴经》、《千金翼》、《崔氏纂要》、《延年秘录》《、正元广利》、《外台秘要》、兵部《手集》、梦得《传信》之类,凡所派别,无不考理,互相质正,反覆稽参。
然后遗文疑义,焕然悉明。
书虽是旧,用之惟新。
可以济含灵,裨明圣好生之治;
可以传不朽,副主上广爱之心。
非徒为太平之文致,实可佐皇极之锡福。
校雠既成,缮写伊始,恭以上进,庶备亲览。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林亿尚书工部侍郎、兼侍讲钱象先等谨上。
按:《备急千金要方》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圣贤高士传 其十三 涓子齐子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涓子、齐子,不接宾客,服食甚精,至三百年后,钓于河泽,得鲤鱼中符。
后隐于宕石山,能致风雨,告伯阳九仙法。
淮南王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旨(《御览》五百九)
琴赋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七、文选卷十八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其辞曰:
惟椅梧之所生兮,托峻岳之崇冈。
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骧。
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
郁纷纭以独茂兮,飞英蕤于昊苍。
夕纳景于虞渊兮,旦晞干于九阳。
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跱而永康
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磪嵬岑嵓。
互岭巉岩,岞崿岖崟。
丹崖崄巇,青壁万寻。
若乃重巘增起,偃蹇云覆,邈隆崇以极壮,崛巍巍而特秀
蒸灵液以播云,据神渊而吐溜。
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
触岩抵隈,郁怒彪休
汹涌腾薄,夺沫扬涛。
瀄汩澎湃,蜿蟺相纠。
放肆大川,济乎中州
安回徐迈,寂尔长浮。
澹乎洋洋,萦抱山丘。
详观其区土之所产毓,奥宇之所宝殖。
珍怪琅玕,瑶瑾翕赩。
丛集累积,奂衍于其侧。
若乃春兰被其东,沙棠殖其西。
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
玄云荫其上,翔鸾集其巅。
清露润其肤,惠风流其间。
竦肃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
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于是遁世之士,荣期绮季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周旋永望,邈若凌飞
邪睨昆崙,俯阚海湄。
苍梧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
悟时俗之多累,仰箕山之馀辉。
羡斯岳之弘敞,慷慨以忘归。
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
慕老童于騩隅,钦泰容之高吟。
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
乃斲孙枝,准量所任。
至人摅思,制为雅琴。
乃使离子督墨,匠石奋斤。
夔襄荐法,般倕骋神
锼会裛厕,朗密调均
华绘彫琢,布藻垂文。
错以犀象,籍以翠绿。
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爰有龙凤之象,古人之形。
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华容灼爚,发采扬明。
何其丽也!
伶伦比律,田连操张。
进御君子,新声憀亮
何其伟也!
及其初调,则角羽俱起,宫徵相證。
参发并趣,上下累应。
踸踔磥硌,美声将兴。
固以和昶而足耽矣。
尔乃理正声,奏妙曲。
扬《白雪》,发清角。
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
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
状若崇山,又象流波。
浩兮汤汤,郁兮峨峨。
怫㥜烦冤,纡馀婆娑。
陵纵播逸,霍濩纷葩
检容授节,应变合度。
兢名擅业,安轨徐步。
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含显媚以送终,飘馀响乎泰素。
若乃高轩飞观,广夏闲房;
冬夜肃清,朗月垂光。
新衣翠粲,缨徽流芳。
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
触𢱧如志,唯意所拟。
初涉渌水,中奏清徵。
雅昶唐尧,终咏微子
宽明弘润,优游躇跱。
拊弦安歌,新声代起。
歌曰: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
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
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激清响以赴会,何弦歌之绸缪!
于是曲引向阑,众音将歇。
改韵易调,奇弄乃发。
扬和颜,攘皓腕,飞纤指以驰骛,纷㒊譶以流漫。
或徘徊顾慕,拥郁抑按。
盘桓毓养,从容秘玩。
闼尔奋逸,风骇云乱。
牢落凌厉,布濩半散
丰融披离,斐韡奂烂。
英声发越,采采粲粲。
或间声错糅,状若诡赴。
双美并进,骈驰翼驱。
初若将乖,后卒同趣。
或曲而不屈,直而不倨。
或相凌而不乱,或相离而不殊。
时劫掎以慷慨,或怨㜘而踌躇。
忽飘飖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或参谭繁促,复叠攒仄
从横骆驿,奔遁相逼。
拊嗟累赞,间不容息。
瑰艳奇伟,殚不可识。
若乃闲舒都雅,洪纤有宜。
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穆温柔以怡怿,婉顺叙而委蛇。
或乘险投会,邀隙趋危。
嘤若离鹍鸣清池,翼若游鸿翔曾崖。
纷文斐尾,慊縿离纚。
微风馀音,靡靡猗猗。
或搂𢱧擽捋,缥缭潎冽。
轻行浮弹,明婳𥉻慧。
疾而不速,留而不滞。
翩绵飘邈,微音迅逝。
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
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
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
若夫三春之初,丽服以时。
乃携友生,以遨以嬉。
涉兰圃,登重基。
长林,翳华芝。
临清流,赋新诗。
嘉鱼龙之逸豫,乐百卉之荣滋。
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
若乃华堂曲宴,密友近宾。
兰肴兼御,旨酒清醇。
进《南荆》,发《西秦》。
绍《陵阳》,度《巴人》。
变用杂而并起,竦众听而骇神。
料殊功而比操,岂笙籥之能伦?
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
《飞龙》《鹿鸣》,《鹍鸡》游弦
更唱迭奏,声若自然。
流楚窈窕,惩躁雪烦
下逮谣俗,蔡氏五曲。
王昭楚妃,千里别鹤。
犹有一切承间簉乏,亦有可观者焉。
然非夫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
非夫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
非夫放达者,不能与之无𠫤;
非夫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
若论其体势,详其风声。
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
间辽故音庳,弦长故徽鸣。
性絜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
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
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悽,愀怆伤心。
含哀懊咿,不能自禁。
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
留连澜漫,嗢噱终日。
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恬虚乐古,弃事遗身。
是以伯夷以之廉,颜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
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
其馀触类而长所致非一。
同归殊途,或文或质。
揔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
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
于时也,金石寝声,匏竹屏气。
王豹辍讴,狄牙丧味。
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
舞鸑鷟于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
感天地以致和,况蚑行之众类。
嘉斯器之懿茂,咏兹文以自慰。
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乱曰:愔愔琴德,不可测兮。
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良质美手,遇今世兮。
纷纶翕响,冠众艺兮。
识音者希,孰能珍兮。
能尽雅琴,唯至人兮。
向子期难养生论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八
答曰:所以贵知而尚动者,以其能益生而厚身也。
然欲动则悔吝生,知行则前识立;
前识立则志开而物遂,悔吝生则患积而身危,二者不藏之于内,而接于外,只足以灾身,非所以厚生也。
夫嗜欲虽出于人,而非道之正,犹木之有蝎,虽木之所生,而非木之宜也。
故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
然则欲与生不并立,名与身不俱存,略可知矣。
而世未之悟,以顺欲为得生,虽有厚生之情,而不识生生之理,故动之死地也。
是以古之人知酒肉为甘鸩,弃之如遗;
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
使动足资生,不滥于物;
知正其身,不营于外;
背其所害,向其所利。
此所以用智遂生之道也。
故智之为美,美其益生而不羡;
生之为贵,贵其乐知而不交,岂可疾智而轻身、勤欲而贱生哉且圣人宝位,以富贵为崇高者,盖谓人君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民不可无主而存,主不能无尊而立;
故为天下而尊君位,不为一人而重富贵也。
又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者,盖为季世恶贫贱而好富贵也。
未能外荣华而安贪贱,且抑使由其道而不争,不可令其力争,故许其心竞;
中庸不可得,故与其狂狷。
此俗谈耳。
不言至人当今贪富贵也。
圣人不得已而临天下,以万物为心,在宥群生,由身以道,与天下同于自得;
穆然以无事为业,坦尔以天下为公,虽居君位,飨万国,恬若素士接宾客也。
虽建龙旗,服华衮,忽若布衣之在身。
故君臣相忘于上,烝民家足于下。
岂劝百姓之尊己,割天下以自私,以富贵为崇高,心欲之而不已哉?
且子文三显,色不加悦;
柳惠三黜,容不加戚。
何者?
令尹之尊,不若德义之贵;
三黜之贱,不伤冲粹之美。
二子尝得富贵于其身,终不以人爵婴心,故视荣辱如一。
由此言之,岂云欲富贵之情哉?
请问锦衣绣裳,不陈乎暗室者,何必顾众而动以毁誉为欢戚也?
夫然,则欲之患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在上何得不骄?
持满何得不溢?
求之何得不苟?
得之何得不失邪?
且君子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岂在于多欲以贵得哉?
奉法循理,不絓世网,以无罪自尊,以不仕为逸;
游心乎道义,偃息乎卑室,恬愉无遌,而神气条达,岂须荣华然后乃贵哉?
耕而为食,蚕而为衣,衣食周身,则余天下之财,犹渴者饮河,快然以足,不羡洪流,岂待积敛然后乃富哉?
君子之用心若此,盖将以名位为赘瘤,资财为尘垢也,安用富贵乎?
故世之难得者,非财也,非荣也。
患意之不足耳!
意足者,虽耦耕圳亩,被褐啜菽,岂不自得?
不足者,虽养以天下,委以万物,犹未惬。
然则足者不须外,不足者无外之不须也。
无不须,故无往而不乏;
无所须,故无适而不足。
不以荣华肆志,不以隐约趋俗,混乎与万物并行,不可宠辱,此真有富贵也。
故遗贵欲贵者,贱及之;
故忘富欲富者,贫得之。
理之然也。
今居荣华而忧,虽与荣华偕老,亦所以终身长愁耳。
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此之谓也。
难曰:感而思室,饥而求食,自然之理也。
诚哉是言!
今不使不室不食,但欲令室食得理耳。
夫不虑而欲,性之动也;
识而后感,智之用也。
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余;
智用者,从感而求,倦而不已。
故世之所患,祸之所由,常在于智用,不在于性动。
今使瞽者遇室,则西施嫫母同情;
愦者忘味,则糟糠与精昭卑等甘。
岂识贤、愚、好、丑,以爱憎乱心哉?
君子识智以无恒伤生,欲以逐物害性。
智用则收之以恬,性动则纠之以和。
使智止于恬,性足于和,然后神以默醇,体以和成,去累除害,与彼更生。
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者也。
纵令滋味常染于口,声色已开于心,则可以至理遣之,多算胜之。
何以言之也?
夫欲官不识君位,思室不拟亲戚,何者?
知其所不得,则不当生心也。
故嗜酒者自抑于鸩醴,贪食者忍饥于漏脯,知吉凶之理,故背之不惑,弃之不疑也,岂恨向不得酣饮与大嚼哉?
且逆旅之妾,恶者以自恶为贵,美者以自美得贱。
美恶之形在目,而贵贱不同;
是非之情先著,故美恶不能移也。
苟云理足于内,乘一以御外,何物之能默哉?
由此言之,性气自和,则无所困于防闲;
情志自平,则无郁而不通。
世之多累,由见之不明耳。
又常人之情,远虽大,莫不忽之;
近虽小,莫不存之。
夫何故哉?
诚以交赊相夺,识见异情也。
三年丧不内御,礼之禁也。
莫有犯者。
酒色乃身之雠也。
莫能弃之。
由此言之,礼禁虽小不犯,身雠虽大不弃;
然使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旋害其身,虽愚夫不为:明天下之轻于其身,酒色之轻于天下,又可知矣。
而世人以身殉之,毙而不悔,此以所重而要所轻,岂非背赊而趣交邪?
智者则不然矣,审轻重然后动,量得失以居身。
交赊之理同,故备远如近,慎微如著,独行众妙之门,故终始无虞。
此与夫耽欲而快意者,何殊间哉?
难曰: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尧、孔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复疏于导养乎?
案论尧、孔虽禀命有限,故导养以尽其寿。
此则穷理之致,不为不养生得百年也。
仲尼理尽性,以至七十;
田父以六弊蠢愚,有百二十者。
若以仲尼之至妙,资田父之至拙,则千岁之论,奚所怪哉?
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下慕之,三徙成都者,或菲食勤躬,经营四方,心劳形困,趣步失节者;
或奇谋潜称,爰及干戈,威武杀伐,功利争夺者;
或修身以明貌,显智以惊愚,藉名高于一世,取准的于天下,又勤诲善诱,聚徒三千,口倦谈议,身疲磬折,形若救孺子,视若营四海,神驰于利害之端,心骛于荣辱之途,俯仰之间,已再抚宇宙之外者。
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遗世坐忘,以实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今不言松柏,不殊于也,然则中年枯陨,树之于重崖则荣茂日新,此亦毓形之一观也。
窦公无所服御,而致百八十,岂非鼓琴和其心哉?
此亦养神之一征也。
火蚕十八日,寒蚕三十日,余以不得逾时之命,而将养有过倍之隆。
温肥者早终,凉瘦者迟竭,断可识矣。
圉马养而不乘,用皆六十岁。
体疲者速雕,形全者难毙,又可知矣。
富贵多残,伐之者众也;
野人多寿,伤之者寡也。
亦可见矣。
今能使目与瞽者同功,口与聩者等味,远害生之具,御益性之物,则始可与言养性命矣。
难曰:神农唱粒食之始,鸟兽以之飞走,生民以之视息。
今不言五谷,非神农所唱也。
既言上药,又唱五谷者,以上药希寡,艰而难致,五谷易殖,农而可久,所以济百姓而继天阏也。
并而存之,唯贤者志其大,不肖者志其小耳,此同出一人。
至当归止痛,用之不已;
耒耜垦辟,从之不辍。
何至养命蔑而不议?
此殆玩所先习,怪于所未知。
平原则有之属,池沼则有菱芡之类,虽非上药,犹□于黍稷之笃恭也。
岂云视息之具,唯立五谷哉?
又曰:黍稷惟馨,实降神祇。
蘋蘩蕴藻,非丰肴之匹;
潢污行潦,非重酎之对。
荐之宗庙,感灵降祉。
是知神飨德之与信,不以所养为生。
犹九土述职,各贡方物,以效诚耳。
又曰:肴粮入体,益不逾旬,以明宜生之验,此所以困其体也。
今不言肴粮无充体之益,但谓延生非上药之偶耳。
请借以为难:夫所知之善于菽,之胜于稷,由有效而识之;
假无稻稷之域,必以菽麦为珍养,谓不可尚矣。
然则世人不知上药良于稻稷,犹守菽麦之贤于蓬蒿,而必天下之无稻稷也。
若能仗药以自永,则稻稷之贱,居然可知。
君子知其若此,故准性理之所宜,资妙物以养身,植玄根于初九,吸朝霞以济神。
今若以肴酒为寿,则未闻高阳有黄发之叟也;
若以充性为贤,则未闻鼎食有百年之宾也。
且冉生婴疾,颜子短折,穰岁多病,饥年少疾。
故狄食米而生癞,疮得谷而血浮,马秣而足重,鹰食粒而身留。
从此言之,鸟兽不足报功于五谷,生民不足受德于田畴也;
而人竭力以营之,杀身以争之。
养亲献尊,则□蓏梁;
聘享嘉会,则肴馔旨酒。
而不知皆淖溺筋腋,易糜速腐。
初虽甘香,入身臭处。
竭辱精神,染污六府。
郁秽气蒸,自生灾蠹。
饕淫所阶,百疾所附。
味之者口爽,服之者短祚。
岂若流泉甘醴,琼蕊玉英。
金丹石菌紫芝黄精。
皆众灵含英,独发奇生。
贞香难歇,和气充盈。
澡雪五脏,疏彻开明,吮之者体轻。
又练骸易气,染骨柔筋。
涤垢泽秽,志凌青云。
若此以往,何五谷之养哉?
且螟蛉有子,果赢负之,性之变也。
渡江为枳,易土而变,形之异也。
纳所食之气,还质易性,岂不能哉?
赤斧练丹赪发,涓子以术精久延。
偓佺松实(《文选》郭璞《游仙诗》注作「柏实」,《列仙传》作「松实」。)方目赤松以水玉乘烟。
务光以蒲韭长耳,邛疏以石髓驻年。
方回以云母变化,昌容以蓬草累易颜。
若此之类,不可详载也。
孰云五谷为最,而上药无益哉?
又责千岁以来,目未之见,谓无其人。
即问谈者,见千岁人,何以别之?
欲校之以形,则与人不异;
欲验之以年,则朝菌无以知晦朔,蜉蝣无以识灵龟。
然而千岁虽在市朝,固非小年之所辨矣。
彭祖七百,安期千年,则狭见者谓书籍妄记。
刘根遐寝不食,或谓偶能忍饥;
仲都冬裸而体温,夏裘而身凉,桓谭谓偶耐寒暑;
李少君识桓公玉碗,则阮生谓之逢占而知;
尧以天下禅许由,而扬雄谓好大为之。
凡若此类,上以周、孔为关键,毕志一诚
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
驰骤于世教之内,争巧于荣辱之间,以多同自灭,思不出位,使奇事绝于所见,妙理断于常论,以言变通达微,未之闻也。
久愠闲居,谓之无欢,深恨无肴,谓之自愁。
以酒色为供养,谓长生为无聊。
然则子之所以为欢者,必结驷连骑,食方丈于前也。
夫俟此而后为足,谓之天理自然者,皆役身以物,丧志于欲,原性命之情,有累于所论矣。
夫渴者唯水之是见,酌者唯酒之是求,人皆知乎生于有疾也。
今昔以从欲为得性,则渴酌者非病,淫湎者非过,桀、蹠之徒皆得自然,非本论所以明至理之意也。
夫至理诚微,善溺于世,然或可求诸身而后悟,校外物以知之者。
人从少至长,降杀好恶有盛衰。
稚年所乐,壮而弃之;
始之所薄,终而重之。
当其所悦,谓不可夺;
值其所丑,谓不可欢;
然还成易地,则情变于初。
苟嗜欲有变,安知今之所耽,不为臭腐;
曩之所贱,不为奇美邪?
假令厮养暴登卿尹,则监门之类蔑而遗之。
由此言之,凡所区区,一域之情耳,岂必不易哉?
又饥飧者,于将获所欲,则悦情注心
饱满之后,释然之,或有厌恶。
然则荣华酒色,有可之时,蚺蛇珍于越土,中国遇而恶之;
黼黻贵于华夏,裸国得而弃之。
当其无用,皆中国之蚺蛇,裸国之黼黻也。
以大和为至乐,则荣华不足顾也;
以恬澹为至味,则酒色不足钦也。
苟得意有地,俗之所乐,皆粪土耳,何足恋哉?
今谈者不睹至乐之情,甘减年残生,以从所愿,此则李斯背儒,以殉一朝之欲,主父发愤,思调五鼎之味耳。
且鲍肆自玩而贱兰茝,犹海鸟对太牢而长愁,文侯闻雅乐而塞耳。
故以荣华为生具,谓济万世不足以喜耳。
此皆无主于内,借外物以乐之;
外物虽丰,哀亦备矣。
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
故得志者,非轩冕也;
有至乐者,非充屈也;
得失无以累之耳。
且父母有疾,在困而瘳,则忧喜并用矣。
由此言之,不若无喜可知也。
然则乐岂非至乐邪?
故顺天和以自然,以道德为师友,玩阴阳之变化,得长生之永久,任自然以托身,并天地而不朽者,孰享之哉?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
喜怒不除,此二难也;
声色不去,此三难也;
滋味不绝,此四难也;
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其操,不夭其年也。
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济,玄德日全。
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大理之所效也。
然或有行逾曾闵,服膺仁义,动中和,无甚大之累,便谓仁理已毕,以此自臧,而不荡喜怒、平神气,而欲却老延年者,未之闻也。
或抗志希古,不荣名位,因自高于驰骛;
运智御世,不婴祸故,以此自贵。
此于用身,甫与乡党□齿耆年同耳,以言存生,盖阙如也。
或弃世不群,志气和粹,不绝谷茹芝,无益于短期矣。
或琼糇既储,六气并御,而能含光内观,凝神复朴,栖心于玄冥之崖,含气于莫大之涘者,则有老可却,有年可延也。
凡此数者,合而为用,不可相无,犹辕轴轮辖,不可一乏于舆也。
然人若偏见,各备所患,单豹以营内致毙,张毅以趣外失中,齐以戒济西取败,秦以备戎狄自穷。
此皆不兼之祸也。
积善履信,世屡闻之。
慎言语,节饮食,学者识之。
过此以往,莫之或知。
请以先觉,语将来之觉者(本集)
日烛 晋 · 王该
 出处:全晋文
原夫至道之典,畅生死之源,标善恶之报,启陵化之津,训戒明白,缕罗备矣。
然信言不美,文繁辞宕,累冥绝昧,重渊隔浪,是以学者未得其门,或未之留意,聊抒咸池之远音,适为里巷之近曲,假小通大,傥可接俗,助天扬光,号曰日烛
陶先觉之宏诰,启玄管于灵门
周太虚以游眺,究漭荡而无垠。
履地势于方局,冠圆天于覆盆。
缅三界之寥廓,遘二气之氤氲。
寻大造之冥本,测化育之幽根。
形假四大而泡散,神妙万物而常存。
彼良民之达分,故哀生而怡魂。
夫含气之伦,其神无方。
蠢尔之类,其质无常。
寄若水势,托若火光。
随行缱绻,迭枯迭芳。
往来出没,冥冥茫茫。
洪海环流,大变轮回。
乘彼远漂,济来曷阶。
宛转三涂之中,沈滞八难之围。
悯企穷之无期,悼客作之有归。
崇德之可速,鉴聚凶之宜迟。
斯成务之易睹,匪先见之动微。
五福起于履是,六极构于蹈非。
理感自然,冥封玄凝
福兮谁造,祸兮孰兴。
水运钟卑,人道恶矜。
舋因丰积。
祉缘谦升,童孺正而鬼退。
丈夫邪而魅陵,览形声之两偶。
考休咎之双徵,理投思而合契。
迹望目而相应。
若圆轮之抱规,犹直桷之附绳。
苍犬出于帝父,黄能资于圣子
聿徵化而不救,奚天属之云恃。
谅求福之在躬,信为仁之在己。
咨吹吸其靡常,知忽往其何止。
彼非人之什岌,岂无气之所始。
悲婉娈之夭徂。
还托生于家豕,昔鞠育而怀抱,今屠刳以为礼。
神居妙而恒我,形受变而易体。
未一旬而相忘,可长叹而流涕。
夫阐愚其皆然,匪伊人之独尔。
察寡孕于嘉类,悟繁产于虫豸。
喻零霖其犹希,若幡囊之倒米。
为嚣嚣以日日,谁识伏而达倚。
匪余情之能测,谬闻之以如是。
若夫倒置之族,矇矇徒生。
兵风既至,忽然潜征。
神道虽昧,鬼法尤明。
徘徊中阴,徂彼铁城
宵绝望舒,昼无曜灵。
身造笮萼之槛,足蹈炎炭之庭。
刀岳霜铓以积刃,剑林翘锋而肃精。
陶铜汪洋以海涌,巨镬波沸而雷鸣。
阎王领阅,卒傍执钗。
三扐一奋,八千累罗。
鸩鸩利嘴,煌煌火车。
锐钉欃枪,狡狗拟牙。
淫徒燋于幻柱,饥囚枯于尘沙。
资轻妙之灵质,益痛戮之易加。
永烦冤以弥劫,安斯酷之可过。
三六峻网,弗可裂缕。
千条殊剧,万端异苦。
靡喘息而不经,俄聿来而忘宇。
予略一朝以言之,将终年而震楚。
爰有五德无玷,十淑道全
夕惕苦逝,庆升九天。
宝殿晃昱,高构虚悬。
琼房兼百,瑶户摩千。
金门焕水精之朗,玉巷耀琉璃之鲜。
珠树列于路侧,鸾凤鸣于条间。
芳华神秀而粲藻,香风灵飘而飞烟。
想衣斐舋以被躯,念食芬芳以盈前。
彼曦和之长迈,永一日而万年。
无事为以干性,常从容于自然。
映光蕊芯之烁烁,眇轻腾之翩翩。
究妙音之至乐,穷有生之遐延。
舍陋世而上跻,伴超伦之高迁。
然夫飨兹旧德,日用玉食。
厥土不毛,罔施稼穑。
积畜虽多,焉有不竭。
龄祚虽修,终焉归灭。
三菑起而宫宇散,七证至而天禄绝。
会大秋以考落,混椿之无别。
是以如来大圣,三达洞照。
哀我困蒙,晓了道要。
善权洒落,或粗或妙。
如溟海之运流,若天日之垂曜。
上士虚怀忘其言,中才负志执其教。
教无定方,适物所由。
宜陆以车,应水以舟。
敷设云云,广衍悠悠,駉未塞乎三百,要指在乎一幽。
握累玄之纲领,遣毛目于网裘。
宏笼大训,展我智分。
治无不均,质有利钝。
虚往实归,各足方寸。
愚黠并诱,龙鬼俱化。
万涂丛归,一由般若。
譬彼济海,非船莫过。
驱万动于道场,毕无为而息贺。
本夫三乘之始,同归一无。
才照各异,致用参殊。
应真忘而求空,遂耽空而恬愉。
缘觉亮累于知微,爰迁玄而弗居。
虽妙迹其再丧,犹有遣而未虚。
开士解拘于都尽,作无存其焉除。
悟之豁于鉴先,体之冥乎意初。
理重深而绝勋,畴克谅而业诸。
自古在昔,先民有遇。
堂堂荫映,躬受圣喻。
喁喁群黎,耳目仰注。
或发蒙于一咳,或革面于一哺。
并因言而陵化,未有人而不度。
善逝迄今,道运转衰。
大教虽存,味之者希。
檀与蓼苏同芬,夜光与熠耀齐晖。
于氏超世,综体玄指
嘉遁山泽,仁感虎兕。
护公澄寂,道德渊美。
微吟穹谷,枯泉漱水。
阙叟登宵,卫度系轨。
咸淡泊于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今则支子特秀,领握玄标
大业冲粹,神风清萧。
一言发则蕴滞披,三幡著则重冥昭。
见之足以洗鄙吝,闻之可以落矜骄。
孙濯流以逸契,咏遂初于东皋。
何深味以栖素,轻大宝于秋毫。
道风之所扇荡,深达之所逍遥。
才不难则贤不贵,愚不笑则圣不高。
远声见陋于近耳,孰能忘味于闻韶哉?
奚适非道,何之无神。
理有精粗,物有产真。
大居细君,小为硕臣。
羽隶隶乎金翅,甲属属乎须伦。
两仪宗于太极,众星系于北辰。
是以九十六种,枝条繁张。
轻道重根,躁废静
具曰予圣,各镇一方。
或移山而住流,或倏忽于存亡。
命天衣之彩粲,啸灵厨之芬芳。
曜叔振旅之凶化,恭化砾石之琳琅。
竭变幻之崛奇。
惜有待之无长。
斯乃数内之甘醇,弗如至道之糟糠者也。
逮乎列仙之流,练形之匹。
熊经鸟伸,呼吸太一。
夕餐榆阴与素月,朝挹阳霞与朱日。
赤斧长生于服丹,涓子翻飞于饵术。
安期久视于豪,丰人轻举于柏实
彼和液之所染,足支年而住质。
中不夷而外猗。
徙登云而殒卒。
俱括囊以坚卵。
固同门而共出。
理未升于颜堂,永封望乎孔室。
贵乎能飞,则蛾蝶高翚,奇乎难老,则龟蛇修考。
伊逆旅之游氛,唯心玄之可宝。
存形者不足与论神,狎俗者末可与言道。
道乎奚言,无问无对。
咨者叩穷,应者负内。
默之斯通,语焉则匮。
当于素珠与讲道,吾成罔象与无谓。
杌然寂泊,玄酬有箴。
宗钻浮响,莫悟冥音。
希之弥错,搜之愈沈。
郢人其逝,为谁匠椹。
设筌蹄乎渊荟,俟鱼免乎川林。
倘得意于谈表,共目击而废心。
无运睒倏,往矣斯复。
忍立贤达,忽如涉宿。
千师诞化,肇过一六。
慈氏方隆,仰仁育。
孰云数辽,瞥若瞬目。
灵辔虽迅,缘枢靡穷。
彼无本标,我有始终。
假步炯电之末,托息石飙之中,知畏涂而惊寇。
迷尘欲之致戎,替远胜而婪近。
谓奢俭而骄丰。
不防枯于未飘,既零落于劲风。
思反蒂而更秀,结万悔其胡充。
是以大誓之徒,烧指穿石。
冥期无待,志与心欢。
峻智堑,崇慧壁。
拔津剑,挥戒戟。
想将萌而夷斩,情向兆而剪刺。
埽六贼于胸中,休五道之长役。
拱己内治,总持法忍。
三世都寂,一心豁尽。
寄耳无明,寓目莫准。
尘堕空落,秽与虚陨。
廓焉灵悟,因权作尹。
普济安度,大悲谁悯。
托蘧庐以和光,常游君乎冥泯。
任天行与物化,如蹈水之无轸。
若乃妙变神奇,理不思议。
大千舞于指掌,芥子含于须弥。
四海宅于毛孔,七宝永于劫移。
可信而不可寻,可由而不可知。
非谈咏之所宣,恶毫素之能披。
善乎优陀之言也,使夫智者满于天下,人有百头,头有百舌。
舌解百义,辩才锋逸。
合兹人以赞道,犹万分而未一。
唯觉觉之相叹,乃敷畅而彰悉。
矧愚昧之固陋,托狂简而仰述。
抗萤烛之炯炯,欲增晖以毗日者欤?
嗟乎!
方外灵藏,奢遐诞宕。
众妙渊玄,群奥无量。
小成弗藉,大言横丧。
川德之厚,于何不有。
惊听洪壑,骇耳崇阜。
夏典载其掌握,荒经列其户牖。
周既达而未尽,信齐谐之小丑。
见鹏鲲而标大,不睹鸟王与鱼母。
吁乎噫嘻,奇桀之事。
积籍眇漫,焉可称记。
伊皇览之普综,足探幽而体异。
何近愿于割玉,又硕诬乎火炽。
况下斯而束教,趣尧孔之权饵。
常专专而守检,惧越蹈于所伺。
并废理以证言,莫触类以取意。
徒宏博而繁构,更益猜而致忌。
悟饰智之愕物,故收翰而辍思,寄一隅于梗指,俟体信于明识者乎(《弘明集》十三。)
山居赋(有序并自注) 南朝宋 · 谢灵运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一
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园,在郊郭曰城旁,四者不同,可以理推。言心也,黄屋实不殊于汾阳。即事也,山居良有异乎市廛。抱疾就闲,顺从性情,敢率所乐,而以作赋。杨子云云:「诗人之赋丽以则。」文体宜兼,以成其美。今所赋既非京都宫观游猎声色之盛,而叙山野草木水石谷稼之事,才乏昔人,心放俗外,咏于文则可勉而就之,求丽邈以远矣。览者废张、左之艳辞,寻台、皓之深意,去饰取素,傥值其心耳。意实言表,而书不尽,遗迹索意,托之有赏,其辞曰:
谢子卧疾山顶,览古人遗书,与其意合,悠然而笑曰:夫道可重,故物为轻;
理宜存,故事斯忘。
古今不能革,质文咸其常。
合宫非缙云之馆,衢室岂放勋之堂。
迈深心于鼎湖,送高情于汾阳
文成之却粒,愿追以远游。
嘉陶朱之鼓棹,乃语种以免忧。
判身名之有辨,权荣素其无留。
孰如牵犬之路既寡,听鹤之途何由哉(理以相得为适,古人遗书,与其意合,所以为笑。孙权亦谓周瑜公瑾与孤意合。」夫能重道则轻物,存理则忘事,古今质文,可谓不同,而此处不异。缙云放勋,不以天居为所乐,故合宫、衢室,皆非淹留。鼎湖汾阳,乃是所居之。□文成张良,却粒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陶朱、范蠡,临去之际,亦语文种云云。谓二贤既荣素,故身名有判也。牵犬,李斯之叹。听鹤,陆机成都众大败后,云「思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
若夫巢穴以风露贻患,则《大壮》以栋宇祛弊;
宫室以瑶璇致美,则白贲以丘园殊世。
惟上(托)于岩壑,幸兼善而罔滞。
虽非市朝,而寒暑均和也。
虽是筑构,而饰朴两逝。(《易》云,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两,盖取诸《大壮》。璇堂自是素,故曰白贲,最是上爻也。此堂世异矣。谓岩壑道深于丘园,而不为巢穴,斯免(缺二字)
得暑寒之适,虽是筑构,无妨非朝市云云)。
昔仲长愿言,流水高山,应璩作书,邙阜洛川
势有偏侧,地阙周员。
铜陵之奥,卓氏充釽摫之端,金谷之丽,石子致音徽之观。
徒刑域之荟蔚,惜事异于栖盘。
至若凤、丛二台,云梦、青丘,漳渠、淇园,橘林、长洲,虽千乘之珍苑,孰嘉遁之所游。
且山川之未备,亦何议于兼求(仲长子云:「欲使居有良田广宅,在高山流水之畔。沟池自环,竹木周布,场囿在前,果园在后。」应琚与程文信书云:「故求道田,在关之西,南临洛水,北据邙山,托崇岫以为宅,因茂林以为荫。」谓二家山居,不得周员之美。杨雄蜀都赋》云:「铜陵衍。」卓王孙采山铸铜,故《汉书·货殖传》云:「卓氏之临邛,公擅山川。」杨雄《方言》:「、益之间,裁木为器曰釽,裂帛为衣曰摫。」金谷,石季伦之别庐,在河南界,有山川林木,池沼水碓。其镇下邳时,过游赋诗,一代盛集。谓二地虽珍丽,然制作非栖盘之意也。凤台,秦穆公时秦女所居,以致萧史。丛台,赵之崇馆。张衡谓赵筑丛台于前,楚建章华于后。楚之云梦,大中□居《长饮赋》:楚灵王游云梦之中,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涛,南望巫山之阿,遂造章华之台。亦见诸史。淮南青丘,齐之海外,皆猎所。司马相如云:「秋田乎青丘,傍徨乎海外。」漳渠,史起魏文侯,溉水之所。淇园卫之竹园,在淇水之澳,《诗》人所载。橘林,蜀之园林,杨子云蜀都赋》亦云橘林左太冲谓户有橘柚之园。长洲,吴之苑园,左亦谓长洲之茂苑,因江海洲渚以为苑囿,缺六字,故表此园之珍静千乘宴嬉之所,非幽人憩止之乡,且山川亦不能兼茂,随地势所遇耳。)
明达之抚运,乘机缄而理默。
指岁暮而归休,咏宏徽于刊勒
三闾之丧江,矜望诸之去国。
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楼之意得(余祖车骑,建大功淮、肥,江左得免横流之祸。后及太傅既薨,远图已辍,于是便求解驾东归,以避君侧之乱。废兴隐显,当是贤达之心,故选神丽之所,以申高栖之志。经始山川,实基于此。)
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
奉微驱以宴息,保自事以乘闲。
愧班生之夙悟,惭尚子之晚研。
年与疾而偕来,志乘拙而俱旋。
谢平生于知游,栖清旷于山川(谓经始此山,遗训于后也。性情各有所便,山居是其宜也。《易》云:「向晦入宴息。」庄周云:「自事其心。」此二是其所处。班嗣本不染世,故曰夙悟;尚平未能去累,故曰晚研。想迟二人,更以年衰疾至。志寡求拙曰乘,并可山居。曰与知游别,故曰谢平生;就山川,故曰栖清旷。)
其居也,左湖右汀。
往渚还江,面山背阜,东阻西倾。
抱含吸吐,款跨纡萦。
绵联邪亘侧直齐平枚乘曰:「江右湖,其乐无有。」此客说楚公子之词。当谓江都之野,彼虽有江湖而乏山岩,此忆江湖左右与之同,而山岳形势,池城所无也。往渚还江,谓四面有水;面山背阜,亦谓东西有山,便是四水之里也。抱含吸吐,谓中央复有川。款跨纡萦,谓边背相连带。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
近东则上田、下湖,西溪、南谷,石堟、石滂,闵硎、黄竹
决飞泉于百仞,森高薄于千麓。
长源于远江,派深毖于近渎(上田在下湖之水口,名为田口。下湖,在田之下下处,并有名山川。西溪、南谷分流,谷鄣水畎入田口。西溪水出始宁县西谷鄣,是近山之最南峰者,西溪便是□之背。入西溪之里,得石堟)
以右为阻,故谓为堟。
石滂在西溪之东,从县南入九里,两面峻峭数十丈,水自上飞下。
比至外溪,封墱十数里,皆飞流迅激,左右岩壁缘
闵硎,在石滂之东溪
逶迤下注良田。
黄竹与其连,南界莆中也。
近南则会以双流,萦以三洲。
表里回游,离合山川。
崿崩飞于东峭,槃傍薄于西阡。
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双流,谓剡江及小江,此二水同会于山南,便合流注下。三洲在二水之口,排沙积岸,成此洲涨。表里离合,是其貌状也。崿者,谓回江岑,在其山居之南界,有石跳出,将崩江中,行者莫不骇栗。槃者,是县故治之所,在江之□□用槃石竟渚,并带青林而连白沙也。)
近西则杨、宾接峰,唐皇连纵。
室、壁带溪,曾、孤临江。
缘浦以被绿,石照涧而映红。
月隐山而成阴,木鸣柯以起风杨中元宾,并小江之近处,与山相接也。唐皇便从北出。室,石室、在小江口南岸。壁、小江北岸。并在杨中之下。壁高四十丈,色赤,故曰照涧而映红。曾山之西,孤山之南,王子所经始,并临江,皆被以绿竹。山高月隐,便谓为阴,鸟集柯鸣,便谓为风也。)
近北则二巫结湖,两智利曰通沼。
横、石判尽,休周分表。
引修堤之逶迤,吐泉流之浩溔。
山㞦下而回泽,濑石上而开道(大小巫湖,中隔一山,外利曰周回,在圻西北。边浦出江,并是美处。义熙中王穆之居大巫湖,经始处所犹在。两利曰皆长溪,外利曰出山之后四五里许,里利曰亦隔一山,出新堟。横山,野舍之北面。常石,野舍之西北。巫湖旧唐,故曰修堤。长溪甚远,故日泉流。常石㞦□□□□,故曰山㞦下而回泽,里利曰漫石数里,水从上过,故曰濑石上而开道。休山东北,周里山在休之南,并是北边。)
远东则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二韭四明,五奥三菁。
表神异于纬牒,验感应于庆灵。
凌石桥之莓苔,楢溪之纡萦天台、桐柏,七县馀地,南带海。二韭、四明、五奥,皆相连接,奇地所无,高于五岳,便是海中三山之流。以菜为名,四明方石,面四自然开窗也。五奥者,昙济道人、蔡氏,郗氏、谢氏、陈氏,各有一奥,皆相掎角,并是奇地。三菁,太平之北。太平天台之始。方石直上万丈,下有长溪,亦是缙云之流云。此诸山并见图纬,神仙所居。往来要径石桥,过楢溪、溪人迹之艰,不复过此也。)
远南则箴、栖鸡,唐嵫、漫石。
崒、嵊对岭,B56孟分隔。
入极浦而邅回,迷不知其所适。
上嵚崎而蒙笼,下深沈而浇激(栖鸡,在保口之上,别浦入其中,周回甚深,四山之里。箴在栖鸡之上,缘江。唐嵫入太平水路,上有瀑布数百丈。漫石在唐嵫下,郗景兴经始精舍,亦是名山之流。崒嵊与分界,去山八十里,故曰远南。前岭鸟道,正当五十里高,左右所无,就下地形高,乃当不称。远望B65山甚奇,谓白烁尖者最高,下有良田,王敬弘经始精舍。昙济道人孟山,名日孟埭,薯之疁田。清溪秀竹,回开巨石,有趣之极。此中多诸浦涧,傍依茂林,迷不知所通,嵚崎深沈,处处皆然,不但一处。)
远西则/(缺四十三字。)远北则长江永归,巨海延纳,昆涨缅旷,岛屿绸沓。
山纵横以布护,水回沈而萦浥。
信荒极之绵眇,究风波之睽合(江从山北流,穷上虞界,谓之三江口,便是大海。老子谓海为百谷王,以其善处下也。海人谓孤由为昆。薄洲有山谓之岛屿,即洲也。涨者,沙始起将欲成屿,纵横无常,于一处回沈相萦扰也。大荒东极,故为荒极。风波不恒,为睽合也。)
徒观其南术□□□□□□□□□□岸测深,相渚知浅。
洪涛满则曾石没,清澜减则沈沙显。
及风兴涛作,水势奔壮。
于岁春秋,在月朔望。
汤汤惊波,滔滔骇浪。
电激雷崩,飞流洒漾。
凌绝壁而起岑,横中流而连薄。
始迅转而腾天,终倒底而见壑。
此楚贰心醉于客,河灵怀惭于海若(南术是其临江旧宅,门前对江、三转曾山,路穷四江、对岸西面常石。此二山之间,西南角岸孤山,此二山皆是狭处,故曰生㞦。勇门以南上便大《门艮》,故曰成衍。岸高测深,渚下知浅也。江中有孤石沈沙,随水增减,春秋塑望,是其盛时。故枚乘云,太子有疾,吴客问之,举秋涛之美,得以瘳病。太子,国之储贰,故曰楚贰。河灵,河伯居河,所谓河灵。惧于海若,事见庄周《秋水篇》。)
尔其旧居,曩宅今园,枌槿尚援,基井具存。
曲术周乎前后,直陌矗其东西。
岂伊临溪而傍沼,乃抱阜而带山。
封域之灵异,实兹境之最然。
葺骈梁于岩麓,栖孤栋于江源。
敞南户以对远岭,辟东窗以瞩近田。
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葺室在宅里山之东麓,东窗瞩田,兼见江山之美。三间故谓之骈梁。门前一栋,枕㞦上,存江之岭,南对江上远岭。此二馆属望,殆无优劣也。)
阡陌纵横,塍埒交经
导渠引流,脉散沟并,蔚蔚丰秫,苾苾香粳。
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兼有陵陆,麻麦粟菽。
候时觇节,递艺递孰。
供粒食与浆饮,谢工商与衡牧。
生何待于多资,理取足于满腹许由云:「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谓人生食足,则欢有馀,何待多须邪。工商衡牧,似多须者,若少私寡欲,充命则足。但非田无以立耳。)
自园之田,自田之湖。
泛滥川上,缅邈水区。
浚潭涧而窈窕,除菰洲之纡馀。
毖温泉于春流,驰寒波而秋徂。
风生浪于兰渚,日倒景于途,飞渐榭于中弥金,取水月之欢娱。
旦延阴而物清,夕栖芬而气敷。
顾情交之永绝,觊云客之暂如(此皆湖中之美,但患言不尽意,万不写一耳。诸涧出源入湖,故曰浚潭涧。涧长是以窈窕。除菰以作洲,言所以纡馀也。)
水草则萍藻蕴,雚蒲芹荪,兼菰苹蘩,蕝荇菱莲。
虽备物之偕美,独扶渠华鲜
播缘叶之郁茂,含红敷之缤翻。
怨清香之难留,矜盛容之易阑。
必充给而后搴,岂蕙草之空残。
卷《句攴弦》之逸曲,感《江南》之哀叹。
秦筝倡而溯游往,《唐上》秦而旧爱还(搴出《离骚》。《句攴弦》是《采菱歌》、《江南》是《相和曲》,云江南采莲。秦筝倡《蒹笳篇》,《唐上》奏《蒲生》诗,皆感物致赋。鱼藻苹蘩,亦有诗人之咏,不复具叙。)
《本草》所载,山泽不一。
雷桐是别,和缓是悉。
参核六根,五华九实。
二冬并称而殊性,三建异形而同出。
水香送秋而擢茜,林兰近雪而扬猗。
卷柏万代而不殒,伏苓千岁而方知。
映红葩于绿带,茂素蕤于紫枝。
既住年而增灵,亦驱妖而斥疵(《本草》所出药处,于今不复依,随士所生耳。此境出药甚多,雷公、桐君,古之采药,医缓,古之良工,故曰别悉。参核者,双核桃杏仁也。六根者,苟七根,五茄根,葛根,野葛根,□□根也。五华者,堇华、芫华、𢷊华、华、旋覆华也。九实者,连前实,槐实柏实,兔丝实,女贞实,蛇床实,蔓荆实,蓼实□□也。二冬者,天门、麦门冬。三建者,附子、天雄、乌头。水香,兰草林兰,支子。卷柏、伏苓,并皆仙物。凡此众药事,悉见于《神农》。)
则二箭殊叶,四苦齐味。
水石别谷,巨细各汇。
既修竦而便娟,亦萧森而蓊蔚。
露夕沾而凄阴,风朝振而清气。
捎玄云以拂杪,临碧潭而挺翠。
蔑上林与淇澳,验东南之所遗。
山阳之游践,迟鸾鹥之栖托。
忆昆园之悲调(案,《初学记》二十八,「践」作「饯」,「忆」作「噫」。)
伶伦之哀龠。
卫女行而思归咏,楚客放而防露作(二箭,一者苦箭,大叶;一者笄箭,细叶。四苦,青苦,白苦,紫苦,黄苦。水竹,依水生,甚细密,吴中以为宅援。石竹,本科丛大,以充屋榱,巨者竿挺之属,细者无箐之流也。修竦、便娟,萧森、蓊蔚,皆貌也。上林,关中之禁苑,淇澳,卫地之行园,方此皆不如。东南会稽之竹箭,唯此地最富焉。山阳、竹林之游,鸾鹥栖食之所。昆山任为笛,黄帝时,伶伦斩其厚均者吹之,为黄钟之官。卫女思归,作《竹竿》之诗,楚人放逐,东方朔感江潭而作《七谏》。)
其木则松柏檀栎(缺二字。)
,檿柘谷栋,楸梓柽樗。
刚柔性异,贞脆质殊。
卑高沃塉,各随所如。
干合抱以隐岑,杪千仞而排虚。
凌冈上而乔竦,荫涧下而扶疏。
沿长谷以倾柯,攒积石以插衢。
华映水而增光,气结风而回敷。
当严劲而葱倩,承和煦而芬腴。
送坠叶于秋晏,迟含萼于春初(皆木之类,选其美者载之。山脊曰冈。阔上涧下,长谷积石,各随其方。《离骚》云:「青春受谢,白曰昭只。」《诗》云:「萼不𩋾𩋾」也。)
植物既载,动类亦繁。
飞泳骋透,胡可根源。
观貌相音,备列山川。
寒燠顺节,随宜匪敦(草、木、,植物。鱼、鸟、兽、动物。兽有数种,有腾者,有走者。走者骋,腾者透。谓种类既繁,不可根源,但观其列状,相其音声,则知山川之好。兴节随宜,自然之数,非可敦戒也。)
鱼则鱿鳢鲋鱮,鳟鲵链鳊,鲂鲔鲨鳜,鲿鲤鲻鳣。
辑采杂色,锦烂云鲜。
唼藻戏浪,泛符流渊。
或鼓鳃而湍跃,或掉尾而波旋。
鲈鲚乘时以入浦,鳡𩷰沿濑以出泉(鱿音优,鳢音礼,鲋音附,鱮音叙,鳟音寸兖反。鲵音皖,鲢音连,鳊音毖仙反,鲂音房,鲔音宥,鲨音沙,鳜音居缀反,鲿音上羊反,鲻地比之反,鳣音之反,皆《说文》、《字林》音。《诗》云:「锦衾有灿。」故云锦烂。鲈鲚,一时鱼。鳡音感,𩷰音迅,皆出溪中石上,恒以为玩。)
鸟则鹍鸿鹢鹄,鹙鹭鸨𪂼,鸡鹊绣质,鶷鸐绶章。
晨凫朝集,时鷮山梁。
海鸟违风,朔禽避凉,荑生归北,霜降客南。
接响云汉,侣宿江潭。
聆清哇以下听,载王子而上参。
薄回涉以弁翰,映明壑而自耽(鹍音昆,鸿音洪,鹢音溢。《左传》云:「六《鸟儿》退飞。」字如此。鹄音下竺反,鹙音秋,鹭音路,鸨音保,𪂼音相。唐公之马,与此鸟色同,故谓为𪂼,音相。鸡鹊鶷鸐,见张茂先《博物志》。鸐音翟,亦雉之美者,此四鸟并美采质,凫音符,野鸭也,常待晨而飞,鷮音已消反,长尾雉也。《论语》云:「山梁雌雉,时哉时哉。」海鸟爰居,臧文仲不知其鸟,以为神也。事见《左传》。朔禽,雁也,寒月转往衡阳。《礼记》,霜始降,雁来宾,岁莫云,雁北向。政是阳初生时,荑生归北,霜降客南,山鸡映水,自习其羽仪者。)
山上则猿𤟤狸獾,犴獌猰𤟣,山下则熊罴豺虎,羱原鹿麇麖。
掷飞枝于穷崖,踔空绝于深硎。
蹲谷底而长啸,攀木杪而哀鸣(猿音袁,𤟤音魂,狸音力之反。獾音火丸反。犴音五悬反。獌音曼,似獾而长,狼之属,一曰貙。猰音安黠反,𤟣音弋生反,狸之黄黑者,一曰似𰠿。豺音在皆反,羱原音元,野羊大角,麇音鬼珉反,麖音京,能踔掷。虎长啸,猿哀鸣,鸣声可玩。)
缗纶不投,置罗不披。
磻弋靡用,蹄筌谁施。
鉴虎狼之有仁,伤遂欲之无崖。
顾弱龄而涉道,悟好生之咸宜。
率所由以及物,谅不远之在斯。
抚鸥鲦而悦豫,杜机心于林池(八种皆是鱼猎之具。自少不杀,至乎白首,故在山中,而此欢永废。庄周云,虎狼仁兽,岂不父子相亲。世虎狼暴虐者,政以其如禽兽,而人物不自悟其毒害,而言虎狼可疾之甚,苟其遂欲,岂复崖限。自弱龄奉法,故得免杀生之事。苟此悟万物生好之理。《易》;「不远复,无祇悔。」庶乘此得以入道。庄周云,海人有机心,鸥鸟舞而不下。今无害彼之心,各悦豫于林池也。)
敬承圣诰,恭窥前经。
山野昭旷,聚落膻腥。
故大慈之弘誓,拯群物之沦倾。
岂寓地而空言,必有贷以善成。
钦鹿野之华苑,羡灵鹫之名山。
企坚固之贞林,希庵罗之芳园。
虽綷容之缅邈,谓哀音之恒存。
建招提于幽峰,冀振锡之息肩。
庶镫王之赠席,想香积之惠餐。
事在微而思通,理匪绝而可温贾谊《吊屈》云:「恭承嘉惠。」敬承,亦此之流。聚落是墟邑,谓歌哭诤讼,有诸諠华,不及山野为僧居止也。经教欲令在山中,皆有成文。老子云:「善贷且善成。」此道惠物也。鹿苑,说《四真谛》处。灵鹫山,说《般若法华》处。坚固林,说泥洹处。庵罗园,说不思议处。今旁林艺园制苑,仿佛在昔,依然托想虽綷容缅邈,哀音若存也。招提,谓僧不能常住者,可持作坐处也。所谓息肩。镫王、香积,事出《维摩经》。《论语》云:「温故知新。」理既不绝,更宜复温,则可待为己之日用也。)
爰初经略,杖策孤征。
入涧水涉,登岭山行。
陵顶不息,穷泉不停。
栉风沐雨,犯露乘星。
研其浅思,罄其短规。
非龟非筮,择良选奇。
开径,寻石觅崖。
四山周回,双流逶迤。
南岭,建经台,倚北阜,筑讲堂,旁危峰,立禅室,临浚流,列僧房,对百年之乔木,纳万代之芬芳,抱终古之泉源,美膏液之清长。
谢丽塔于郊廓,殊世间于城旁。
欣见素以抱朴,果甘露于道场(云初经略,躬自履行,备诸苦辛也。罄其浅短,无假于龟筮,贫者既不以丽为美,所以即安茅茨而巳。是以谢郊郭而殊城旁。然清虚寂寞,实是得道之所也。)
苦节之僧,明发怀抱,事绍人徒,心通世表。
是游是憩,倚石构草。
寒暑有移,至业莫矫。
观三世以其梦,抚六度以取道。
乘恬知以寂泊,含和理之窈窕。
东山以冥期,实西方之潜兆。
虽一日以千载,犹恨相遇之不早(谓昙隆、法流二法师也。二公辞恩爱,弃妻子,轻举入山,外缘都绝,鱼肉不人口,粪埽必在体,物见之绝叹,而法师处之夷然。诗人西发不胜造道者,其亦如此。往石门瀑布中路高楼之游,昔告离之始,期生东山,没存西方。相遇之欣,实以一日为千载,犹概慨不早。)
贱物重己,弃世希灵。
骇彼促年,爱是长生。
浮丘之诱接,望安期之招迎。
甘松桂之苦味,夷皮褐以颓形。
羡蝉境之匪日,抚云倪其若惊。
陵名山而屡憩,过岩室而披情。
虽未阶于至道,且缅绝于世缨。
而兴言,良未齐于殇彭(此一章叙仙学者虽未及佛道之高,然出于世表矣。浮丘公王子乔师,安期先生马明生师,二事出《列仙传》。《洞真经》云:「今学仙者,亦明师以自发悟,故不辞苦味颓形也。」庄周云:「和以天倪。」倪者崖也。数经历名山,遇余岩室,披露其情性,且获长生。方之殇彭,邈然有间也。)
山作水役,不以一牧。
资待各徒,随节竞逐。
陟岭刊木,除
抽笋自篁,擿箬于谷。
杨胜所拮,秋冬𦽌获。
野有蔓草,猎涉𮐨薁。
亦酝山清,介尔景福。
苦以术成,甘以𭡜熟。
慕椹高林,剥芨岩椒。
掘茜阳崖,擿𢹛阴摽。
昼见搴,宵见索绹。
芟菰剪蒲,以荐以茭。
既坭既埏,品收不一。
其灰其灰,咸各有律。
六月采蜜,八月
备物为繁,略载靡悉。(此一章谓是山作及水役采拾诸事也。然渔猎之事,皆不载,杨杨挑也,山间谓之木子,汳音覆,字出《字林》。《诗》人云:「六月食郁及薁。」猎涉字出《尔雅》。术,术酒,味苦。𭡜,𭡜酒,味甘,并至美,兼以疗病,𭡜治痈核,术治痰冷。椹音甚,味似菰菜而胜,刊木而作之,谓之慕。芨音及,采以为纸,茜音倩,采以为渫,𢹛(音鲜)
采以为饮。
采蜜扑,各随其月也)。
若乃南北两居,水通陆阻。
观风瞻云,方知厥所(两居谓南北两处,各有居止。峰崿阻绝,水道通耳。观风瞻云,然后方知其处所。)
南山则夹渠二田,周岭三苑。
九泉别涧,五谷异巇,群峰参差出其间,连岫复陆成其坂。
众流溉灌以环近,诸堤拥抑以接远。
远堤兼陌,近流开湍。
凌阜泛波,水往步还
还回往匝,枉渚员峦。
呈美表趣,胡可胜单。
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峰以启轩。
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
因丹霞以赪楣,附碧云以翠椽。
视奔星之俯驰,顾之□□未牵。
鹍鸿翻翥而莫及,何但燕雀之翩翾。
氿泉旁出,潺湲于东檐,桀壁对跱,硿砻于西霤。
修竹葳蕤以翳荟,灌木森沈以蒙茂。
萝蔓延以攀援,花芬薰而媚秀。
日月投光于柯间,风露披清于嵔岫。
夏凉寒燠,随时取适。
阶基回互,橑棂乘隔。
此焉卜寝,玩水弄石。
迩即回眺,终岁罔斁。
伤美物之遂化,怨浮龄之如借。
眇遁逸于人群,和寄心于云霓南山是开创卜居之处也。从江楼步路,跨越山岭,绵亘田野,或升或降,当三里许。途路所经见也,则乔木茂,缘畛弥阜,横波疏石,侧道飞流,以为寓目之美观。及至所居之处,自西山开道,迄于东山,二里有馀。南悉连岭叠鄣,青翠相接,云烟霄路,殆无倪际。从径入,凡有三口。方壁西南门世□南□池东南,皆别载其事。缘路初入,行于竹径,半路阔,以竹渠涧。既入东南傍山渠,展转幽奇,异处同美。路北东西路,因山为鄣。正北狭处,践湖为池。南山相对,皆有崖岸。东北枕壑,下则清川如镜,倾柯盘石,被㠗映渚。西岩带林,去潭可二十丈许,葺基构宇,在岩林之中,水卫石阶,开窗对山,仰眺曾峰,俯镜浚壑。去岩半岭,复有一楼,回望周眺,既得远趣,还顾西馆,望对窗户。缘崖下者,密竹蒙径,从北直南,悉是竹园。东西百丈,南北百五十五丈。北倚近峰,南眺远岭,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之美,岩岫隈曲之好,备尽之矣。刊剪开筑,此焉居处,细趣密玩,非可具记,故较言大势耳。越山列其表侧傍缅□□为异观也。)
因以小湖,邻于其隈。
众流所凑,万泉所回。
氿滥异形,首毖终肥。
别有山水,路邈缅归(氿滥、肥毖,皆是泉名,事见于《诗》,云此万泉所凑,名有形势。)
求归其路,乃界北山
栈道倾亏,蹬阁连卷。
复有水径,缭绕回圆,瀰瀰平湖,泓泓澄渊。
孤岸竦秀,长洲纤绵,既瞻既眺,旷矣悠然。
及其二川合流,异源同口。
赴隘入险,俱会山首
濑排沙以积丘,峰倚渚以起阜。
石倾澜而捎岩,木映波而结薮。
径南漘以横前,转北崖而掩后。
隐丛灌故悉晨暮,托星宿以知左右(往反经过,自非岩涧,便是水径,洲岛相对,皆有趣也。)
山川涧石,州岸草木。
既标异于前章,亦列同于后牍。
山匪砠而是岵,川有清而无浊。
石傍林而插岩,泉协涧而下谷。
渊转渚而散芳,岸靡沙而映
草迎冬而结葩,树凌霜而振绿。
向阳则在寒而纳煦,面阴则当暑而含雪。
连冈则积岭以隐嶙,举峰则群竦以隐嶙。
浮泉飞流以写空,沈波潜溢于洞穴。
凡此皆异所而咸善,殊节而俱悦土山戴石曰砠。山有林曰岵。此章谓山川众美,亦不必有,故总叙其最。居山之后事,亦皆有寻求也。)
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自外何事,顺性靡违。
法音晨听,放生夕归。
研书赏理,敷文奏怀。
凡厥意谓,扬较以挥。
且列于言,诫特此推(谓寒待绵纩,暑待絺纩,朝夕餐饮,设此诸业以待之。药以疗病,又在其外,事之相推,自不得不然。至于听讲放生,研书敷文,皆其所好。韩非有《扬较》,班固亦云「扬较古今」,其义一也。左思曰:「为左右扬较而陈之。」)
北山二园,南山三苑。
百果备列,乍近乍远。
罗行布株,迎早侯晚。
猗蔚溪涧,森疏崖巇。
杏坛、㮈园,橘林、栗圃,桃李多品,梨枣殊所。
枇杷林檎,带谷映渚。
椹梅流芬于回峦,椑柿被实于长浦(庄周云:「鱼父见孔子杏坛之上。」《维摩诘经》㮈树园。杨雄蜀都赋橘林左太冲「户有橘柚之园。」桃李所植甚多,事出北河、济之间,淮、颍诸处,故殊所也。)
畦町所艺,含蕊藉芳,蓼蕺葼,葑菲苏姜。
眷节以怀露,白薤感时而负霜。
寒葱标倩以陵阴,春藿吐苕以近阳(葑菲见《诗·柏舟》中。管子曰:「北伐山戎,得寒葱。」庾阐云,寒葱挺园。灌疏自供,不待外求者也。)
弱质难恒,颓龄易丧。
抚鬓生悲,视颜自伤。
承清府之有术,冀在衰之可壮。
寻名山之奇药,越灵波而憩辕。
采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
摭曾岭之细辛,拔幽涧之溪荪
仿钟乳于洞穴,讯丹阳于红泉(此皆住年之药,即近山之所出,有采拾,欲以消病也。)
安居二时,冬夏三月
远僧有来,近众无阙。
法鼓朗响,颂偈清发。
散华霏蕤,流香飞越,析旷劫之微言,说像法之遗旨。
乘此心之一豪,济彼生之万理。
启善趣于南倡,归清畅于北机。
非独惬于予情,谅佥感于君子。
山中兮清寂,群纷兮自绝。
周听兮匪多,得理兮俱悦。
寒风兮搔屑,面阳兮常热。
炎光兮隆炽,对阴兮霜雪。
愒曾台兮陟云根,坐涧下兮越风穴
在兹城而谐赏,传古今之不灭(众僧冬夏二时坐,谓之安居,辄九十日。众远近聚萃,法鼓、颂偈、华、香四种,是斋讲之事。析说是斋讲之议。乘此之心,可济彼之生。南倡者都讲,北机者法师,山中静寂,实是讲说之处。兼有林木,可随寒暑,恒得清和,以为适也。)
好生之笃,以我而观。
惧命之尽,吝景之欢。
分一往之仁心,拔万族之险难。
招惊魂于殆化,收危形于将阑。
漾水性于江流,吸云物于天端。
睹腾翰之顽颉,视鼓鳃之往还。
驰聘者倘能狂愈,猜害者或可理攀(云物皆好生,但以我而观,便可知彼之情。吝景惧命,是好生事也。能放生者,但有一往之仁心,便可拔万族之险难。水性云物,各寻其生。老子云,驰骋出猎,令人心发狂。猜害者恒以忍害为心,见放生之理,或可得悟也。)
哲人不存,怀抱谁质。
糟粕犹在,启滕剖帙。
见柱下之经二,睹濠上之篇七。
承未散之全朴,救巳颓于道术。
嗟夫!
六艺以宣圣教,九流以判贤徒。
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
篇章以陈美刺,论难以核有无。
兵技医日。
龟策筮梦之法,风角冢宅,算数律历之书。
或平生之所流览,并于今而弃诸。
验前识之丧道,抱一德而不渝(庄周云:「轮扁齐桓公,公之所读书,圣人之糟粕。縢者,《金縢》之流也。柱下,老子。濠上,庄子。二、七是篇数也。此二书最有理,过此以往,皆是圣人之教,独往者所弃。)
伊昔龆龀,实爱斯文。
援纸握管会性通神。
诗以言志,赋以敷陈。
箴铭诔颂,咸各有伦。
爰暨山栖,弥历年纪。
幸多暇日,自求诸己。
研精静虑,贞观厥美。
怀秋成章,含笑奏理(谓少好文章,及山栖以来,别缘既阑,寻虑文咏,以尽暇日之适。便可得通神会性,以永终朝。)
若乃乘摄持之告,评养达之篇。
畏绝迹之不远,惧行地之多艰。
均上皇之自昔,忌下衰之在旃。
投吾心于高人,落宾名于圣贤。
广灭景于崆峒,许遁音于箕山
愚假驹以表谷,涓隐岩以搴芳(缺十七字。)
莱庇蒙以织畚。
皓栖商而颐志(卿寝茂而敷词。缺五字。),郑别谷而永逝。
梁去霸而之会。
高居唐而胥宇,台依崖而穴墀。
咸自得以穷年,眇贞思于所遗老子云:「善摄生者。」庄子云:「谓之不善持生。」又云:「养生有无崖,达生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绝迹,上皇,下衰,宾名,义亦皆出庄周广成子在崆峒之上,黄帝之师也。许由隐于箕山,尧以天下让而不取。愚公居于驹阜,齐桓公逐鹿入山,见之,涓子隐于宕山,好饵术,告伯阳《琴心》三篇,庚桑楚老子之道,居嵔礨之山。楚狂接舆王闻其贤,使使者聘之,于是遂游诸名山,在蜀峨眉山上。徐无鬼岩栖,魏侯劳之,问「先生苦山林矣,乃肯见寡人。」无鬼问:「君绌嗜欲,屏好恶,则耳目察矣。」常采老莱子耕于蒙山之阳,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事,织畚为业。四皓避秦乱,入商洛深山,汉祖召不能出。司马长卿高才,而处世不乐预公卿大事,病免,家居茂陵郑子真耕隐谷口,大将军王凤礼骋不屈,遂与弟子别于山阿,终身不反。梁伯鸾霸陵山中,耕织以自娱,后复入会稽山台孝威武安山下,依崖为土室,采药自给。高文通居西唐山,从容自娱也。)
暨其窈窕幽深,寂漠虚远。
事与情乖,理与形反。
既耳目之靡端,岂足迹之所践。
蕴终古于三季,俟通明于五眼。
权近虑以停笔,抑浅知而绝简(谓此既非人迹所求,更待三明五通,然后可践履耳。故停笔绝简,不复多云,冀夫赏音悟夫此旨也。《宋书·谢灵运传》《艺文类聚》六十四。)
北山移文 南齐 · 孔稚圭
 出处:全齐文卷十九、文选卷四十三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
驰烟驿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
千金而不󰋕,屣万乘其如脱。
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
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
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
何其谬哉!
呜呼!
尚生不存,仲氏既往
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
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
偶吹草堂,滥巾北岳
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
傲百氏,蔑王侯。
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
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
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
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
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风云悽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
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纽金章,绾墨绶。
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
道帙长殡,法筵久埋。
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琴歌既断,酒赋无续。
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
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
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
青松落阴,白云谁侣?
涧石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
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
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于是南岳献嘲,北垄腾笑。
列壑争讥,攒峰竦诮
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
秋桂遗风,春萝罢月。
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
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虽情投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
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无耻。
碧岭再辱丹崖重滓。
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宜扃岫幌,掩云关
敛轻雾,藏鸣湍
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
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
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文心雕龙序 南梁 · 刘协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夫故用之焉。
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群言雕龙也?
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夫有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
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子生七龄,乃梦彩云右锦,则攀而采之。
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旦而寤,乃怡然而喜曰: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萝欤!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
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玚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
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
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
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至于割情析表,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赞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夫铨叙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或有曲意密源,似近而远,辞所不载,亦不胜数矣。
及其品评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
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
同之与异,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案辔文雅之场,而环络藻绘之府,亦几乎备矣,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
识在瓶管,何能矩矱
茫茫往代,既深子闻,眇眇来世,傥尘彼观(《梁书·刘协传》,又略见《南史》七十二,《御览》六百一。)
陶隐居赍术煎启 南梁 · 庾肩吾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六
窃以缘叶抽条,生于首峰之侧;
紫花标色,出自郑岩之下。
百邪外御,六府内充,山精见书,华神在箓,术荧火谢,尽采撷之难;
启旦移申,穷淋漉之剂。
故能竞爽云珠,争奇冰玉,自非身疲掌砚,役倦攀,岂可立致还年,坐生羽翼。
临洗丹井,方觉可捐,郦县菊泉,无劳复汲。
庶得遨游海岸,追涓子之尘,驰鹜霍山,共陈生为侣,谣俗轻施。
尚曰难酬,出世鸿恩,宁知上报(《艺文类聚》八十一)
二教论 其三 君为教主三 北周 · 释道安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十三
问:「敬寻哲制,剖析离合,云派而别之,应有九教;
统而合之,同一儒宗。
采求理例,犹谓未当,何者?
名杂邓、尹,法参悝、商,墨出由、胡,农兴野老,斯皆制通贤达,不可以为教首。
孔、老圣欤,可以命教,故九流之中,唯论其二。
儒教道教,岂不婉哉」。
答曰:「子之问也,似未通远。
帝王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此盖王业之盛事也。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百王同其风,万代齐其轨。
若有位无才,犹亏弘阐,有才无位,灼然全阙。
周公摄政七载,乃制六官,孔、老何人,得为教主?
孔虽圣达,无位者也,自卫回轮,始弘文轨,正可修述,非为教源。
柱史在朝,本非谐赞,出周入秦,为尹言道,无闻诸侯,何况天子?
既是仙贤,固宜又缺,道属儒宗,已彰前简。
问:「孔子问礼于老聃,则师资之义存矣。
又《论语》,孔子自称曰:吾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孔圣,而云老贤,比类之义,义将焉在?
褒贬乖中,谅为侮圣」。
答曰:「余既庸昧,奚敢穿凿,放心智任诚,唯依谟典。
子云老子涓子学九仙之术,寻乎练饵,斯或有之,至于圣也,则不云学。
《论语》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依《前汉书》,品孔子为上上类,皆是圣,以老氏为中上流,并是贤;
何晏、王弼咸云,老未及圣:此皆典达所位,仆能异乎!
孔子曰:吾无常师,问礼于老聃,斯其义也。
有问农,云吾不如老农;
又问圃,云吾不如老圃;
入太庙,每事问:岂农圃守庙之人,而贤于孔丘乎?
窃比逊词,斯其类也。
故知他评近实,自谦则虚,侮圣之谈,恐还自累。
问:「鲁隐公者,盖是让国之贤君,而人表评为下下;
老子者,乃无为之大圣,《汉书》品为中上:故知班彪父子,诠度险巇,先生何乃引之为证」?
答曰:「吾子近取杜预之谈,远忽《春秋》之意。
隐公者,桓公之庶兄也。
桓公幼小,摄行政事,及桓长大,归政桓公
虽能归政,不能无猜,谮毒于是纵横,遂为桓公所弑。
既不自全,陷弟不义,让国之美,竟复何在?
此而非下,孰有下乎?
《汉书》之评,于是乎得。
孔子受命,遂号素王,未闻载籍;
称老为圣,言不关典,君子所惭。
问:「《尚书》云: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则狂。
子云圣也,则不关学,是何言欤」?
答曰:「孔语生知,学言积习,向者论儒,未云释也。
上智下愚,本不随化,中庸之类,乃顺化迁。
圣可为狂,则非上智;
狂可为圣,复非下愚:《书》辨狂、圣,皆中庸也。
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此盖中材之圣,非上智也」。
素琴传 唐 · 司马承祯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四
桐琴字清素。
临海桐柏山灵墟之木也。
其先自开辟之初。
禀角星之精。
含少阳之气。
昭生厚土。
挺出崇岳。
得水石之灵。
育清高之性。
擢干端秀。
抽枝扶疏。
盘根幽阜。
藏标散木。
经亿万岁。
人莫之识。
唯凤从之游。
以栖荫焉。
神茂灵嗣。
子孙弥远。
承先冑之乔者。
聚于鲁郡峄山之阳。
分株徙植。
略遍诸岳。
既因地受气。
亦殊体异材。
云和空桑。
冬夏异奏。
绕梁焦尾。
世代奇声。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以谐八音。
皆相假合。
思一器而备于律吕者。
编斲众木。
得于梧桐。
制为雅器。
体名曰琴。
琴者禁也。
以禁邪僻之情。
而存雅正之志。
修身理性。
返其天真。
夫琴之制度。
上隆象天。
下平法地。
中虚合无外响□晖晖有十三。
其十二法六律六吕。
其一处中者。
元气之统。
则一阴一阳之谓也。
而律管有长短。
故晖间有赊促。
当晖则鸣。
差则否。
亦犹气至灰飞。
时移景正。
神理不测。
其在兹乎。
上为人颈人肩。
取其发声之位也。
中为凤翅。
取其来仪之音也。
末为龙龂。
取其幽吟之感也。
其馀形制。
各因用立名。
施以五弦。
绳缲有差。
品以五音。
调韵成弄。
于是奏之。
通神明之德。
合天地之和。
黄帝作清角于西山
用会鬼神。
虞舜以南风之诗。
而天下理。
此皇王以琴道致和平也。
故曰琴者乐之统。
君臣之恩矣。
师旷晋平公奏清徵。
元鹤二八。
降于廊门。
再奏之。
引颈而鸣。
舒翼而舞。
瓠巴鼓琴。
则飞鸟集舞。
潜鱼出跃。
师文各叩一弦。
乃变节候。
改四时。
总诸弦。
则景风翔。
庆云浮。
甘露降。
醴泉涌。
此明闲音律者。
以琴声感通也。
黄老君弹云和流素之琴。
真人拊云和之琴。
内经号琴心。
涓子著琴心论。
此灵仙以琴理和神也。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七日不火食
而弦歌不辍。
原宪居环堵之室。
蓬户瓮牖。
褐塞匡坐而弦歌。
此君子以琴德而安命也。
许由高尚让王。
弹琴箕山
荣启期鹿裘带索。
携琴而歌。
此隐士以琴德而兴逸也。
伯牙鼓琴。
钟子期听之。
峨峨洋洋。
山水之意。
此琴声导人之志也。
有抚琴见螳螂捕蝉
蔡邕闻之。
知有杀音。
此琴声显人之情也。
是知琴之为器也。
德在其中矣。
琴之为声也。
感在其中矣。
无成与亏。
雅量贞固
有操而作。
响应通变。
至于五性有殊。
习之而愈励。
箕子全忠
子夏以明孝。
六情有偏。
听之而更切。
景公之酣乐。
汉祖之伤心。
与夫冥寂之士。
怡闲之居者。
希音通于反听。
太和冲于浩然。
孙登之神游宇外。
稷公之道长邱中。
猗欤。
夫子之所玩也。
宏矣深矣。
予以癸卯岁居灵墟。
至丙午载
有桐生于阶前。
迨壬子祀。
得七岁。
而材成端伟。
枝叶秀茂。
为林。
坚贞益其雅性。
飙涧为友。
清泠叶其虚心。
意欲留之栖凤。
而凤鸟未集。
不若采以为琴。
而琴德可久。
候琼霜之既降。
俟圭叶之凋去。
定阴阳之向背。
揆长短之尺寸。
尔乃取其元干
不暇待其孙枝。
甲寅年
手操斤斧。
自勤斲削。
重其清虚。
外运力思。
然琴之体。
既有人肩。
而无其首。
尚象之义。
将为未备。
斯所以圆其首。
曲其翅。
方其肩。
短其足。
自馀改制。
颇殊旧式。
七月丙戌朔七日壬辰造毕。
于是施轸珥。
调宫商。
叩其音韵。
果然清远。
故知彼偫山之常材。
此台岳之秀气。
用白贲之全质。
施绿绮之华彩。
遁世无闷。
有托心之所。
寂虑怡神。
得导和之致。
与其游灵溪
华峰。
坐皓月。
淩清飙。
先奏幽兰白雪。
中弹蓬莱操白雪引。
此二弄自造者。
其木声也。
则琅琅锵锵。
若球琳之并振焉。
诸弦合附。
则采采粲粲。
若云雪之轻飞焉。
众音谐也。
则喈喈噰噰。
若鸾凤之清歌焉。
因时异态。
变化不穷。
触类通神。
幽兴无已。
非丝桐之奇致。
何感会之若是。
取声之入神者清角清徵。
体之全真者素也。
故云见素。
字以厥义。
式表其德。
敬而友之。
乎益矣。
夫木之为用也多矣。
乐之为声也众矣。
未若以桐制琴之为也。
何者。
咸池率舞。
资八音之协。
箫韶来仪。
备九成之奏。
而桐树自延于丹凤。
琴声乃降诸元鹤。
为感通之所致。
斯在乐之特优。
岂不以其象法天地。
其音谐律吕。
导人神之和。
感情性之正者哉。
自古贤人君子。
莫不操之以无闷。
玩之而无斁。
左琴右书。
盖有以也。
清素者。
以山名桐柏。
而桐树生焉。
号灵墟
而灵气出焉。
故有将遽长佳材。
则成雅器。
调高方外。
弄送邱中。
同心之言。
得意于幽兰矣。
岁寒之操。
全贞于风松矣。
相与为冥寂之友者。
淡交于琴乎。
神仙可学论 唐 · 吴筠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六
洪范向用五福。其一曰寿。
延命至于期颐。皇天犹以为景福之最。
况神仙度世。永无穷乎。
然则长生大法。无等伦以俦拟。
当代之人。忽而不尚者何哉。
尝试论之。中智已下。
逮乎民氓。与飞走肖翘同。
其自生自死。昧识所求。
不及闻道。则相与大笑之。
中智已上。为名教所检。
区区于三纲五常。不暇闻道。
而若存若亡。能挺然竦身。
不使恒情汨没。专以修炼为切务者。
千万中或一人而已。又行之者密。
得之者隐。故举俗罕闻其行。
悲夫。昔矫问于涓子曰。
自古有死。复云有仙。
何如。涓子曰。
两有耳。夫言两有。
则理无不存。理无不存。
则神仙可学也。嵇公言神仙以特受异气。
禀之自然。非积学之所能致。
此未必尽其端矣。有不因修学而自致者。
禀受异气也。有必待学而后成者。
功业充也。有学而不得者。
初勤而中惰。诚不终也。
此三者。各有其旨。
不可以一贯推之。人生天地中。
殊于众类明矣。感则应。
激则通。所以耿恭援刀。
平陆泉涌。李广发矢。
伏石饮羽。精诚在于斯须。
土石应犹影响。况丹恳久著。
真君不为潜运乎。潜运则不死之阶立致矣。
孰为真君。则太上也。
为神明宗极。独在于窈冥之先。
高居紫微之上。阴骘兆庶。
诗称上帝临汝。书曰天鉴孔明
福善祸淫。不差毫末。
而迷误之子。焉测其源。
日用不知。背本向末。
故远于仙道者有七焉。近于仙道亦有七焉。
当世之士。不能窥妙门。
洞幽赜。雷同以泯灭为真实。
生成为假幻。但所取者性。
所遗者形。甘之死地。
乃谓常理。殊不知乾坤为易之韫。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形气为性之府。
形气败则性无所存。性无所存。
则于我何有。此远于仙道一也。
其次谓仙必有限。竟归沦堕之弊。
彼自昏于智察。则信其诬罔。
讵知块然之有。起自寥然之无。
积虚而生神。神用而孕气。
气凝而渐著。累著而成形。
形立神居。乃为人矣。
故任其流遁则死。返其宗源则仙。
所以招真以鍊形。形清则合于气。
含道以鍊气。气清则合于神。
体与道冥。谓之得道。
道固无极。而仙岂有穷乎。
举世大迷。终于不悟。
远于仙道二也。其次强以存亡为一体。
谬以道识为悟真。云形体以败散为期。
营魄以更生为用。乃厌见有之质。
谋将来之身。安知入造化之洪炉。
任阴阳之鼓铸。游魂迁革。
别守他器。神归异族。
识昧先形。犹鸟化为鱼。
鱼化为鸟。各从所适。
两不相通。形变尚莫之知。
何况死而再造。诚可哀者。
而人不哀。远于仙道三也。
其次以轩冕为得意。功名为不朽。
悦色耽声。丰衣厚味。
自谓封殖为长策。贻后昆为远图。
焉知盛必衰。高必危。
得必丧。盈必亏。
守此用为深固。置清虚于度外。
肯以恬智交养中和。率性通真为意乎。
此远于仙道四也。其次强盛之时。
为情爱所役。班白之后。
有希生之志。虽修学始萌。
而伤残未补。靡蠲积习之性。
空务皮肤之好。窃慕道之名。
乖契真之实。不除死籍。
未载元箓。岁月荏苒。
大期奄至。及将殂谢。
而怨咎神明。远于仙道五也。
其次闻大丹可以羽化。服食可以延年。
遂汲汲于炉火。孜孜于草木。
财屡空于八石。药难效于三关。
不知金液待诀于灵人。芝英必滋于道气。
莫究其本。务之于末。
竟无所就。谓古人欺我。
远于仙道六也。其次身栖道流。
心溺尘境。动违科禁。
静无修持。外邀清誉之名。
内蓄奸回之计。而人乃可欺。
神不可罔。远于仙道七也。
其次性耽元虚。情忘嗜好。
不求荣显。每乐清闲。
体气至仁。含宏至静。
栖真物表。超迹岩峦。
想道结襟。以无为为事。
近于仙道一也。其次希高敦古。
刻志尚行。知荣华为浮寄。
忽之而不顾。知声色能伐性。
捐之而不取。剪阴贼。
树阴德。惩忿窒欲。
齐毁誉。处林岭。
修清真。近于仙道二也。
其次身居禄位之场。心游道德之府。
以忠贞而奉上。以仁义而临下。
宏施博爱。内莹清澈。
外混嚣尘。恶杀好生。
近于仙道三也。其次潇洒荜门。
乐贫甘贱。抱经济之器。
泛然若虚。洞古今之学。
旷然若无。爵之不从。
禄之不受。确乎以方外为尚。
恬乎以摄生为务。此近于仙道四也。
其次禀颖明之姿。怀秀拔之节。
奋忘机之旅。当锐巧之师。
所攻无敌。一战而胜。
然后静以安身。和以保神。
精以致真。近于仙道五也。
其次追悔已往。洗心自新。
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
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
以正易邪。邪亡而正在。
轗轲不能移其操。諠哗不能沦其虑。
惟精惟微。积以成著。
其近于仙道六也。其次至孝至贞。
至义至廉。按真诰之言。
不待学修而自得。比干剖心而不死。
惠风溺水以复生。伯夷叔齐。
曾参孝已。人见其没。
道使之存。如此之流。
咸入仙格。谓之隐景潜化。
死而不亡。此例自然。
近于仙道七也。取此七近。
放彼七远。谓之拔陷区。
出溺途。碎祸车。
登福舆。始可与涉神仙之律矣。
于是识元命之所在。知正气之所由。
虚凝淡漠怡其性。吐纳屈伸和其体。
高虚保定之。良药匡辅之。
使表里兼济。形神俱超。
虽未得升腾。吾必知挥翼丹霄之上矣。
夫道无形无为。有情有性。
故曰人能思道。道亦思人。
道不负人。人无负道。
渊哉言乎。世情谓道体元虚。
则贵无而贱有。人资器质。
则取有而遗无。庸讵知有自无而生。
无因有而明。有无混同
然后为至。故空寂元寥。
大道无象之象也。两仪三辰。
大道有象之象也。若但以虚极为妙。
不应以吐纳元气。流阴阳。
生天地。运日月也。
故有以无为用。无以有为资。
是以覆载长存。仙圣不灭。
故谓生者。天地之大德也。
所以见宇宙之广。万物之殷。
为吾存也。若烟散灰灭。
何异于天倾地沦。彼自昭昭。
非我所有。故曰死者。
天人荼毒之尤也。孰能褒大德。
黜荼毒。拂衣绝尘。
独与道邻。道岂远乎哉。
行斯至矣。夫至虚韫寂。
待感而灵。犹金石含响。
待击而鸣。故豁方寸以契虚。
虚则静。凭至静以精感。
感则通。通则宇宙泰定。
天光发明。形性相资。
未始有极。且人之禀形。
模范天地。五脏六腑。
百关四肢。皆神明所居。
各有所主守。存之则有。
废之则无。有则生。
无则死。故去其死。
取其生。若乃讽太常之金书。
研洞真之玉章。集帝一于绛宫。
列三光于紫房。噏二曜之华景。
登七元之灵纲。道备功全。
则不必琅玕大还而高举矣。此皆自凡而为仙。
自仙而入真。宜与道合。
谓之神人。神人能存能亡。
能晦能光。出化机之表。
入大漠之乡。无心而元鉴
无翼而翱翔。嬉明霞之馆。
宴羽景之堂。欢齐浩劫。
而福无疆。寿同太虚。
而不可量。此道布在金。
安可轻宣其奥密乎。受学之士。
宜启玉检。以探其秘焉。
又儒墨所崇。忠孝慈仁
仙家所尚。则庆及王侯。
福荐祖考。祚流子孙。
其三者孰与为大。呜呼。
古初不可得而详之。羲轩以来。
广成赤松令威安期之徒。何代不有。
远则载于竹帛。近则接于见闻。
古今得之者。皎皎如彼。
神仙可学。炳炳如此。
凡百君子。胡不勉哉。
后序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六、《苏魏公文集》卷六五
孙氏之书,特为精博。
盖以祖述农、黄之旨,发明歧、雷之奥。
太古以来,奇经秘论,无不该综,诚非近世医流之比儗也。
臣等既因被诏,得以详求。
观其书中引据,可以概见者多出《素问》、《九塸》、《灵枢》、《甲乙》等经;
《黄素录帙》、《太素巢源》、《古今本草》、《诸家脉法》、张苗《药对》、陶弘景《论广》、刘涓子《鬼遗》等集;
《金匮玉函》、《肘后》、《百一》、葛洪《必效》、姚僧垣《集验》、陈延之《小品》、谢士秦《删繁》、胡洽、郭玉范、汪阮炳等方,今并参检本书,以正得失。
其书不传者,则又兼用后人所著出于孙氏者,以为證比。
若《五鉴经》、《独行方》、崔氏《纂要》、《延年秘录》、《外台秘要》、《贞元广利》、李深之手集刘得《传信》诸方之类,亦旁取其所引用,以相考质,然后遗文疑义,莹然可明。
又观前代名流所著医方,往往杂以古人方论,不显所出,殆难寻究,惟陶隐居《广百一方》、王焘纂《外台秘要》,多标题其书名,最为明白,可以参求,今以二书验之,则诸家之菁华,悉为孙氏采择矣。
而世俗妄人乃称海上龙宫之事,以附致为据,诚不足据也。
近之知医者每叹惜前古方书亡失者众,若能尽心于孙氏,则其思过半矣。
谨按孙氏之《千金方》又有《翼方》、《月令》等书,当别从雠校,以备行世,此不复悉论也。